現況

實體通路企業加入虛擬通路市場,成功的比例不高
從北美、日本、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史,領先業者幾乎都是100%網路原生,傳統實體通路商發展電子商務,傳出捷報不多
最少浪費1年以上的事倍功半時間
實體通路商發展虛擬通路失敗歷程
砸重金趕網購熱潮
把實體通路商品原封不動搬到網路上賣
網上與實體門市價格同步,銷量奇差無比
網上價格比實體門市價格低,引起實體門市顧客抱怨,造成經銷體系抗議
實體通路商觸網進退失據,最後屈服經銷體系的壓力,價格統一,網站變成企業型錄,網路事業宣告失敗;或是堅持網上低價政策,門市銷售嚴重下滑進而關店
實體通路商發展虛擬通路失敗主因
多通路策略下,各通路策略角色定位混淆或不當
商品策略失當
價格衝突
缺乏網路通路經營的專業團隊

解決虛實通路衝突作法
針對虛擬通路創建新品牌或產品線
擁有數千家門市的流行女鞋大廠Harson,集團捨棄高知名度實體名牌資源,在網上推出自創的新品牌梅森之邦,在購物網有不錯的銷售成績。
自創新網路品牌起步會較慢,須從頭培養,但由於無龐大實體經銷體系的牽制與成本,值得期待其發展。
為了讓不同通路各自專心推廣商品,對不同通路的販售商品進行區隔,不同的通路供應不同的商品商品,讓不同通路商與消費者不易比較商品或價格。
解決虛實通路衝突作法
Harson鞋業的策略-
COMMENTS